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任志强:假如房地产销量下降30%也不代表泡沫破裂(引用)

任志强:假如房地产销量下降30%也不代表泡沫破裂
  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在其微博上发表了题为《为什么是房地产?》的文章,从业内角度回答了网友关心的关于房地产的六大问题。文章中,他解释了楼市宏观调控的原因,并称人为的调控违背市场规律,并不能让房价下降。他还对当前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言论表示反对,他说,假如房地产销量下降30%也还有十亿平米的销量,世界各国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市场。房地产在城镇化和消费升级中还有巨大的需求。
  《为什么是房地产?》全文如下:
  一问:富豪排行榜为什么那么多房地产?
  1,中国和垄断资源相关并对市场拍卖的只有土地!(也曾有过煤炭)看看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首富中为什么没有开发商?因为当金融,资本,石油,矿产,电讯,平面媒体,电视,网络媒体,军工等行业都充分对市场开放时,房地产就不再被关注和唯一了。2,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高峰期,且原有的住房条件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所有国家在城镇化同步发展的阶段,房地产也都如此高增长。只是当城镇化率远超过75%之后,市场已从一手生产为主变为了二手交易为主和持有物业为主。如美国约八百多万套的交易中,新房最高一百多万套。目前只有六十万套。而中国近两年,年均新房约一千万套,保障约二百多万套。一手交易远大于二手交易。只有少数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二手略大于一手数量。3,单位值和总数量大,价值高,产销集中度高是其他行业非垄断行业无法相比的。如一个单位少则五、六十米,大则数百米,而非以一米,二米为单位交易。一个项目少则数万米,多则数百万米于一地。总量超过十多亿平米。总值超过八万多亿元。也是其他非垄断商品无法相比的。即使单值利润率不高,总额也巨大。只是无法与垄断行业相比。
  二问:为什么许多非地产为主的行业也都进入房地产?
  1,其实,凡是有垄断优势和能成规模发展的行业并非都进入房地产业。(个别是为解决自身问题,而非为市场)没有其他优势和没有其他投资渠道的才进入房地产。这是一种市场逐步开放的结果。九八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是开放的契机。城镇化的需求则是吸引力。2,房地产的项目规模化效率则有助于企业规模的快速提升。一个不用依赖于科技创新,就能靠外包服务打开市场的初期阶段,还没有到拼产品技术的白热化竞争,打开了许多企业进入的大门。尤其是划拨土地的阶段,可以用同样的资本,更快的扩大规模。3,房地产有更高的杠杆率。开发企业可以用土地和在建工程获得银行的信贷,预售之后又能靠预收款和个贷扩大杠杆率。而其他无资产、实物做抵押的行业,就很难将杠杆率放大。4,非银行信贷的其他融资还可以用股权入股,股权抵押等多种方式再加大杠杆率。尽管在先全额一次性支付全部土地款之后,这种杠杆率已经被大大压缩了。尤其是政府监管预售款,银行延迟个贷发放更严重的影响到杠杆率和现金流。但与其他行业相比,负债率还是很高的。5,工程款按进度结算可以将部分资金压力转移到生产单位,如大量备料款,设备款等。有信誉的企业的支付担保也成为一种短期、小额融资手段。这些都成为进入这个行业的"理由"。但当市场逐步充分竞争之后,专业与非专业的企业之间的差距就充分显现了。
  三问:为什么每次调控枪口都对准房地产?
  1,投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尤其是计划经济的时代。没有开放市场时,大多建房都列为基本建设科目。因此自建国以来都是用限制建房投资来调控经济的。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时代更是如此。一九八八年的楼堂馆所停缓建是建国以来的第七次大的调控。当经济高热,通涨上升时,从压缩投资入手是最有效的。一九九三年的调控也是如此,也因此有了连续几年的经济下滑。2,同样在经济下行时,启动投资也是最有效的拉动。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要拉动经济增长,但这时已经是半市场化,而非政府行为的基本建设方式为主建房了。于是有了住房制度的改革,让住房完全市场化,取消福利住房分配。房地产成了突围的敢死队。3,零三年为防止投资过热再次将板子打在了房地产的头上。这次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房地产市场投资的高增长,却没看到基本建设中住房建设的投资快速下降的市场化替代关系。还好一场全球化的传染病,平息了这次调控。4,土地招拍挂和分税制,让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救命草,也让中央与地方之间出现了政策分岐。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和地价上升,再一次让房地产成为调控的靶子。却不知土地的垄断与供应下降是根源。再一次把板子打错了地方。5,零七年初中央第一次提出了正确的增加供给的主张,但饥饿的市场在土地供给增加时出现了大量的天价地和投资增长。于是年底又来了"两防"的政策。直到寒八年的经济低谷。6,对付低谷仍要靠投资拉动,于是有了四万亿。但十大产业振兴除了扩大过剩产能之外,几乎没用。(高铁应除外)尤其是不可能让老百姓拿出手里的钱。最终还要靠房地产拉动,才能增加民间的消费。并让市场上了个台阶。尽管后来有了限购、限贷但二零一一年,房地产消费总额第一次超过了食品。7,历史上多次的调控都是从投资入手的。尤其是在投资占GDP的大头,出口对GDP负贡献时,更是如此。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投资不能动,就只能动房地产了。因此有了冯仑的"房地产是个夜壶"的形象比喻。政府的手就总是一会提夜壶,一会扔夜壶的不停的乱摸。甚至不惜违法违规的摸进内衣里不该摸的地方!8,市场本是靠价格释放供求关系的信号,这才能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以价格为目标的调控,就是要斩断市场看不见的手。以限制需求为手段人为调节供求关系,更是破坏市场机制。还谈什么市场化?房地产只是政府平衡经济增减的工具,因为,这是上下游带动产业最多的行业,且在投资,信贷,就业,税收,土地收入上都对政府,社会,财政,GDP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产业。也直接制约到中国城镇化增长进程。
  四问:为什么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1,非市场化福利分房时代,房地产不是支柱。但住房商品化之后成为支柱。因此18号文件肯定了其的支柱地位。有人说房地产挷架了中国经济,却不知道世界各国都如此。为什么评价各国经济先看股市与房市?尤其是以房产税为地方财政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国家更是如此。2,是不是支柱可以看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投资的总量,看销售的总量,看税收的总量,看土地收入的总量,看上下游的拉动,请问除房地产之外有哪个非垄断单一产业可以与之相比?3,再看哪个产业能集中这么大量的民间资本?哪个商品能吸纳民众这么多的购买力?哪个商品能提前锁定消费者未来的收入流?哪个商品能用银行信贷抵消通胀和货币贬值?这也是房子能成为最佳投资品的原因。何况还有增值的收益!当然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了。而且是一根支撑中国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支柱。也有人称是不能倒的支柱。
  五问:为什么是投资的对象?
  1,城镇化导致需求的上升阶段,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垄断,必然让房屋价值上升。2,政府不断改善房屋外面的环境和公共服务,也必然增加房屋的附加值。3,当资本市场不提供民众可以用少量投资参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红利的开放式基金时,民众只好将房子做为直接投资品。4,早期个贷的利率与杠杆作用在帮助首次购买刚需解决住房时也在帮助投资者。5,货币政策与通胀让住房的价值额外提升了,也成为最具抗通胀的投资。6,股市的不正常让投资者大跌眼镜,又无其他渠道,只有投资房子一条独木桥了。7,任何投资大约都要有技术支撑,而住房不用。8,许多投资会占用时间与精力,住房不用,放的时间越长反而获利更多。还有使用功能和租赁收入。当然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投资技巧。
  六问:如今各种评说又集中在房地产?
  1,涨涨跌跌的是经济,越是支柱就越是会随经济波动而波动,何需大惊小怪?要救的不是房地产而是经济。夜壶总是被提来丢去的,哪次不是为了宏观经济?2,历年人为控制违背了市场规律,造成价格的扭曲,也激起了民愤。保障性政策不能保障居住权力,反倒催生了利用保障中的财产权力谋求暴利的腐败。以价格为导向的限制政策,让降价成为一部分人的"梦"。以为降价可以为他们带来"幸福"。3,许多民众看不到政府从高房价中获取了暴利,被政策和媒体将仇恨导向了开发商。当然也有官商勾结的腐败,更加重了这种仇恨。还有少数不守法的行为和违约行为给行业扣上了恶帽子!希望看到这个行业的崩溃。4,价格信号的扭曲,不能反应市场的正确供求关系;政府多年非市场化调控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户籍与土地制度限制了自由迁徙的权利,公共服务与就业条件的差别,让人口的合理流动变成了选择性流动。于是城市间开始分化,供求关系也发生了逆转。尤其是价格上涨时的过量投资与库存形成了必要的自我调整。5,真的是泡沫破裂吗?假如销售量下降30%,大约还有十亿平米左右的销量,各国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市场。这是破裂吗?我已说过那些基本面没变的理由,不需要再重复了。6,尽管房地产只是夜壶。但政府真的不需要这只夜壶吗?政府可以不用夜壶。但政府会不关注必要的经济增长与底线吗?至少房地产还不是过剩产能。城镇化和消费升级还有巨大的需求。我不相信中国会甘愿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地步。要实现中国梦,不管政策如何调整,都需要有个安定、舒适的家。最终前进的路上不管是冰山火海,都会被时代超越的。


多地开发商遭政府限降令:焦虑怎么出货回笼资金(引用)

多地开发商遭政府限降令:焦虑怎么出货回笼资金
  多城市设15%-20%降价上限? 东莞一楼盘跌幅超20%网签遇阻
  本报记者 陈小瑛 王海春 深圳、上海报道
  随着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开发商试图降价跑量回笼资金,却遭遇政府的“限降令”而无法大幅降价。
  杭州市政府不久前出台规定,自523日起,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此规定甫一发布,一石激起千层浪,杭州政府不愿房价大跌的声音不绝于耳。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管控系统。”深圳规划国土委有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深圳是最早明文规定对涨价和降价行为进行管制的,而大部分城市只是暗中执行而已。
  而在东莞,日前出现了开发商降价超过15%,导致购房者无法网签的案例。
  “现在市场信心不足,不降价很难换来成交量,如果地方政府不让我们大幅降价促销,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一家上市房企杭州营销负责人说。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开发商均认为,政府“限降”可能是想稳定市场信心,避免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但对一些急于回笼资金的开发商来说,耽误了出货时机,资金链有可能出现断裂的风险。
  大幅降价阻力重重
  日前有媒体报道,东莞南城刚需大盘世纪城·幸福公馆于4月底开盘时,其中一栋楼推出带精装修的特价房,整体均价约为9800/平方米。而东莞市物价局网站上,该栋备案的整体均价为12439/平方米。也就是说,这部分房源价格下降幅度高达21%,明显超过了规定的15%
  部分购房者买到世纪城·幸福公馆推出的特价房后发现,由于这批房源低于开发商此前备案价2000多元/平方米,违反了政府“超过备案价15%降幅,需重新备案”的规定,无法进行网签。
  “客户不用担心备不了案,开发商会想办法解决的。”记者527日致电世纪城·幸福公馆售楼处,一位销售人员如是说。
  东莞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该楼盘后来提交了备案价格调整申请,目前的销售价格仍以旧的备案价为依据,在房管局未录入新的备案价格前,如果成交价低于备案价15%,商品房网上销售系统会自动锁屏,签不了买卖合同。
  实际上,早在2011年,东莞住建局、房管部门就联合发布文件规定,新建商品住房项目,销售价格一经备案,将自动设置15%的下调限幅。
  “这几年一直都是这样管制的,东莞的开发商都知道,我们对涨价重新备案的审核时间是2个月,降价走完流程需要20天左右,从审批时间上也能看出,降价比涨价相对要容易。”上述东莞物价局工作人员说。
  此外,深圳、上海及南京等地都有类似的规定。
  2011年第四季度,龙湖、绿地、中海地产等大型房企在上海进行降价促销,多个项目房价下调幅度超过20%,其中一些项目的售楼处被前期业主打砸。针对楼市乱象,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于当年11月出台措施,规定房地产项目销售价格浮动幅度超过20%,开发企业需要重新备案审批。
  浦东新区建交委房屋管理处副处长陈建军曾公开表示,201110月向上海市房管局上报,申请暂停中海在浦东一项目的网上预售备案登记。
  “目前深圳的备案系统自动设置了价格浮动的上下限。自20109月起,深圳对销售价格超出备案价格的楼盘均不予网签,而降价则设置了15%的上限。”深圳市规划国土委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违背“减少行政干预”思路
  这种限制新房降价幅度、延长销售时间的行为,引发了广泛争议。
  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杭州实际是想控制房企降价的幅度,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降价行为,等于直接插手了企业的经营权,开发商想加大力度促销跑货也不行,政府行为并不妥当。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则质疑,本届政府的改革思路是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限制房企降价的行为明显有违这一思路。
  “当初出台这个规定时,主要是为了控制房价上涨,抑制开发商随意乱涨价的行为,如果不管制,这几年房价都涨到天上去了,现在处于楼市下行期,购房者应理解政府行为是有意维护市场的稳定,房价过度下滑对经济没好处。”上述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内部人士认为,商品房是特殊的商品,需要政府管理指导定价。
  深圳房地产资深人士尹香武则认为,只有涨价动力太强时才需要限价。而“限降”会让购房者认为,房企大幅降价已挑战地方政府容忍的底线。
  不论是“限涨”还是“限降”,行政管制都让开发商们倍感无奈。“有些不知所措,想多降点价尽快出货回笼资金都不行,现在很焦虑。”杭州本地一小型房企市场经理向记者表示,杭州楼市已出现信心危机,购房者看空情绪浓厚,如果降价不到位,很多楼盘根本卖不出去。
  “既然政府说不是要限制开发商降价,而是重新备案后可以继续降价,那要求重新备案的意义何在呢?”深圳一位开发商认为,这样做只会增加手续,给开发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业内人士指出,重新备案的不确定性在于,房管局可以给开发商按价格下调之后的价格做备案,但同样也可以不予审批。
  杭州双赢置业总经理章惠芳对记者表示,在杭州买卖双方都信心不足的市场环境下,多数开发商意识到应该以价换量。房管部门的管制,会让一些去化情况不理想的开发商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在章惠芳看来,尽管有规避的办法,比如价格分期备案,每期的价格调低,降价空间累积可以增大,但开发商理应有自主调整价格的选择权。
  “地方政府应该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让开发商进行自救。”杭州透明售房网研究院院长丁建刚对记者表示。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周小川:经济面临少有复杂局面,要执行好稳健货币政策(引用)

周小川:经济面临少有复杂局面,要执行好稳健货币政策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527日讯,央行官网周二晚披露,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中国经济正面临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局面,央行各级机构要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525日至26日,周小川到浙江嘉兴参加指导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期间,周小川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基层央行在执行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中的作用。

  周小川指出,中国经济正面临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局面,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任务繁重,对制定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改善金融服务,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人民银行各级机构要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建设,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特别是要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潘石屹:任志强是“瞎掰”(引用)

潘石屹:任志强是“瞎掰”
  搜狐证券讯 据华商报报道,近日,在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企业家论坛上,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潘石屹表示:“我对住宅市场不看好。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就是泰坦尼克号,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撞到之后,不但是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更大的是金融行业的风险。”
  “我对于中国的房价不看好。尽管最近,房地产开发商、学者用各种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尤其是以任志强为代表。我认为是瞎掰。做市场的人,不要太相信这些。”他说。
  之所以看跌房价,潘石屹分析原因有三:
  一是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出台后,会增加供应量,房价就会下跌。“要搞不动产登记,傻瓜都知道,变成人民币会比较隐蔽一些。宁肯换成英镑、美元,也不能换成房子。”
  二是房产税政策的推出。潘石屹说,现在北京拥有20套以上房子的人是有的。拥有100套房子的人也是有的。而且这些房子都没有租出去。“如果出台房产税政策,就导致持有成本增加。就会促使这些人将手中的房子变成市场的供应量。供应量大的话,房价就会下跌。”
  三是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潘石屹举例说,北京CBD4平方公里,但是北京的农村建设用地有1006平方公里,相当于250多个CBD。所以土地的供应量是非常大的。
  除此以外,潘石屹也直言,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最薄弱的环节还不是银行贷款。承担金融风险最大的是金融产品。“信托、第三方理财、委托存款,利率都很高,质量都很差,而且开发商愿意用这样高的利率去贷款。实际上,(他们的)资金链也是很紧的。当房价下跌20%~30%,这些问题就全部暴露出来了。”潘石屹说。 (一财)
  “大炮”熄火任志强称看不懂调控思路
  “我还没看懂新政府的调控思路,我仍然需要观察。”日前,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态。
  在中国房价飞涨的黄金10年间,不断批评政府调控政策的任志强定格在大众的脑海中,成为了一个符号型人物。但在最近的半年期间,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诸多变动信号的时候,任志强突然“熄火”了。
  任大炮“熄火”的同时,中国政府对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手段也在改变。政府调控之手不断从微观市场上撤出,转向了更加需要政府托底的社会公共领域和民生领域。房地产行业为外界提供观察这一变化的缩影。任志强表示,政府确实没怎么伸出自己那只有形的手出来,他觉得此前一些非市场的干预措施应该尽快退出来。
  任志强并不认为目前是房地产的“拐点”,他说:“一直向下是拐点,如果上上下下、来来回回,这叫波动,不能把波动解读成拐点。”(经济观察)
  业内观点
  潘任两人的说法是对楼市的迷茫
  “商人发言都是为吸引关注、自我炒作罢了。”对于潘石屹日前对中国楼市“撞冰山”的说法,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表示,目前市场处于观望期,销售也比较平稳,不算低迷也不算火热,今年14月市场表现不如去年但好于前年。目前住宅投入过大、存量过多,不能再新审批土地,应该以去库存为主。
  上海易居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则认为,潘石屹和任志强的说法,反映了对楼市未来走向及高增长模式的迷茫。今年楼市看跌情绪高涨,未来谨慎乐观但依然看涨,只是近期会出现35个月的短周期下滑。
  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王圣学认为二人观点“都有点偏颇。”他表示,西安乃至全国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房地产统一登记和房产税流程复杂,短期对房价影响较小,目前城镇化正在推进,预计房价会小幅慢涨,但排队买房场面是不可能再出现了。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2014年5月25日星期日

万科刚需大盘降价三成 广州楼市下调通道或开启(引用)

万科刚需大盘降价三成 广州楼市下调通道或开启
  毛大庆发言风波过后,万科的一举一动更是受到业界的关注。近日万科广州的降价行为,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从万科的举措,以及广州和其他地区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在市场持续低迷的当下,各地、各房企都有自己的应对措施。有些地方出手“救市”,有些地方“按兵
不动”;有些地方成交低迷,有些楼盘降价促销;有些房企多元发展,有些房企战略转移。
  房地产市场真到了分水岭?传统房企将何去何从?
  持续低迷的市场状况,让去年领涨全国的广州楼市也感受到明显的压力,部分房企高举降价大旗。
  上周末,广州多个楼盘密集入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位于番禺的刚需大盘万科欧泊猛然降价三成开售,并取得热销九成的靓丽战绩,成为近段时间销售最火爆的楼盘之一。此外,包括保利地产[4.32% 资金 研报]、绿地等房企也纷纷加大促销力度。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向记者表示,随着杭州、常州等城市降价消息出现,加上银行持续收紧房贷,即便是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也难免遭受市场压力。万科的降价只是一个开端,预计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将采用更积极的降价策略,今年内广州楼市或将出现一波降价幅度约10%的调整。
  部分房企加大促销力度/
  524日,位于广州番禺兴南大道的刚需大盘万科欧泊推出B区共204套洋房,户型为8095平方米,销售均价约为1500016800/平方米,部分房源最低售价仅为13200/平方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网易房产数据中心获悉,万科欧泊最近一个月的网签均价为21231/平方米,这意味着此次销售均价较前期降幅接近30%
  在售楼中心,销售小姐向扮成买家的记者表示,“万科欧泊去年年中售价曾经涨至2300025000/平方米,虽然本次推出的房子靠近变电站,位置相对逊色,但价格相当于去年年中售价的6.5折,因此新货相当抢手,前期认筹的买家数量已经超过500位。”
  “很多高楼层户型开盘仅仅一小时便被一扫而光,本来还想仔细挑选比较价钱,但不到一会就被别人挑走,只能赶紧敲定走人”,购房者陈明(化名)告诉记者。开盘仅仅两小时后,记者了解到,万科欧泊当日所推的204套已经售出近九成。
  对于此次降价,记者试图采访万科广州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但至截稿前电话仍未能打通。
  “万科本来就是市场方向标之一,万科欧泊更是去年的热销刚需盘之一,此次它突然高举降价大旗,难免会对市场造成心理上的影响”,黄韬向记者表示。
  除了万科,记者发现,包括保利、绿地等房企在广州市场也加大了降价促销的力度。位于增城区的保利东江首府也于昨日(525日)加推A13栋共69套新房,主力户型为129139平方米,折后售价为11500/平方米,较该项目去年约13000/平方米的销售均价下降近12%,保利东江首府在推货当日售出约八成。此外,位于白云区的全新盘绿地·时代云都汇昨日推出286套商业性质的产品,主力户型为47~53平方米loft公寓产品,开盘当日推出认筹1万元抵8.8折的优惠,折后均价约为23000/平方米,低于周边的在售项目均价。
  克而瑞广州研究咨询执行总监曾英杰告诉记者,随着大企业纷纷降价,大量中小型企业只能被迫“跟风”促销,广州楼市接下来的调整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广州成交量有望探底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广州房价全年涨幅达到20.1%,领涨四大一线城市。但自去年1118日出台“穗六条”调控政策以来,广州楼市成交持续低迷,房价也呈现下降迹象。
  根据网易房产数据监控中心数据,“穗六条”出台后半年(20131119~2014518日),广州市一手住宅网签量为34675套,网签面积为39.38万平方米,较政策出台前半年大幅下降31.73%34.01%,网签均价为13970/平方米,同比涨幅大幅放缓至1.8%
  持续低迷的成交,与不断攀升的库存形成强烈对比。合富辉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广州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为158万平方米,但同期新增供应面积为226万平方米。截至4月底,广州可售存量面积为846万平方米,存量消化期大幅攀升至22.6个月。
  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向记者表示,按照以往的市场规律,进入34月份,市场成交会出现明显回暖,但至今备受业界关注的“小阳春”始终没有出现,银行收紧房贷对市场回暖产生进一步的抑制作用,随着可售库存不断攀升,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降价促销的力度或将进一步加大。
  “虽然5月份以来市场成交依然低迷,但从最近的一些热销楼盘可以看到,开发商如果愿意把价格下调约10%15%,购买力便会随之涌现。”黄韬预计,在接下来的68月,开发商会进一步加大降价力度,广州楼市将正式开启降价通道,年内将会出现一波约10%的调整,但由于广州刚性需求旺盛,价格的适度回调有利于刺激需求的释放,成交量有望在年底出现探底回升的走势。
  房企突围
  净租赁回报率高房企抢食物流地产“蛋糕”
  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一方面给商业地产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为物流地产带来机遇。
  世邦魏理仕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艾瑞研究预测,至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将达4.1万亿人民币,相对于供应过剩、竞争加剧的写字楼及商铺市场,以及拥有大量新增供应且受政策管控的住宅相比,物流地产回报较高且发展前景广阔,吸引包括万科、绿地在内的越来越多传统房企进入。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近年来,以普洛斯、丰树为代表的外资营运商已经占据我国物流地产市场主要份额,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电商派”也在加紧跑马圈地,万科等传统房企能否分得一杯羹仍然是未知数。
  物流地产需求旺盛收益高
  物流地产受到垂青,与电商的高速发展不无关系。世邦魏理仕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国内个人消费增长、零售市场成熟及电子商务的不断蓬勃发展,零售行业对物流设施尤其是高标准仓储的需求近年来增长迅速。
  据中国仓储协会估算,截至2012年底,全国营业性通用仓库总体量达6.98亿平方米。但世邦魏理仕的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由12家主要的全国性物流专业开发商开发的高标准仓储设施存量累计仅约1300万平方米,占全国仓储设施总面积的比例甚微,难以满足以电商为主导的零售行业高速发展所产生的需求。
  仲量联行广州工业地产部董事张宁告诉记者,由于物流地产需求强劲,全国整体优质仓储物业的平均租金已连续18个季度上涨,目前物流地产的净租赁回报率约为5%6%,远高于商业地产约3%的平均回报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516日,河北省廊坊市国土土地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就双方基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的物流及城市新区建设方面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绿地集团、万通控股、合生创展等传统住宅开发商近年来也陆续进军物流地产。其中,绿地去年逐步将工业物流地产作为房地产主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加以推进。万通控股也分别与TCL、汇源等合作开发工业物流地产。合生创展也成功开发了包括广州合生T.I.T国际产业园、北京中关村[0.00% 资金 研报]科技园亦庄园项目、合生粤港金融科技产业园等工业地产项目。
  传统房企仍然有竞争优势
  目前,国内物流地产以普洛斯、嘉民等外资巨头占主导地位。以全球最大的物流地产商普洛斯为例,自2003年进入中国以来,普洛斯的版图已经扩张到国内29个重要城市,投资并管理着103个物流园区,可供租赁面积达115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对中国主要的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加工基地和消费市场的物流配送网路的覆盖。
  张宁告诉记者,这些外资物流地产营运商进入国内市场接近10年,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业务遍布国内经济发达区域,像普洛斯这种龙头企业不仅拥有丰富的开发营运经验,背后更拥有强大的融资渠道,国内地产商要从这些外资巨头手上分一杯羹并非易事。
  此外,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企业也在加紧跑马圈地。已赴美IPO的京东为例,根据该公司519日向美国证券交易所更新递交的F-1招股书显示,京东已在全国34个城市拥有82间仓库,总建筑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未来还将进一步在一线和三线城市扩大版图。
  张宁认为,虽然物流地产市场“强手林立”,但传统住宅开发商仍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房地产开发商自身拥有不少商业项目,借此拥有数量庞大的企业客户群体,能为其物流地产发展带来客户资源;其次,由于地方政府在出让地块时更着眼于能够给政府带来税收并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在出让仓储物流用地时会更加谨慎,住宅开发商往往拥有良好的政府资源,更容易获得地段更佳、体量更大的工业地块。
  地方政策
  安徽救市第二枪宣城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至30
  继安徽铜陵市宣布首次购房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由30%降至20%,并给予契税补贴后,该省宣城市也紧随其后出台新政进行救市。
  520日,宣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外发文称,对宣城市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进行了调整,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30万元。此外,宣城市还宣布对购买房源的购房者,给予一定的契税补贴。
  对于宣城出台的政策,房地产行业专家张建初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宣城出台的政策与铜陵并无两样,目的同样是救市。
  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调
  实际上,早在201371日,宣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调过一次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原来的30万元下调至20万元。而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运作,宣城市商品房2014年上半年成交量开始逐步下滑,为了更好地调节市场,宣城市将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原来的20万元上调至30万元,促使当地住房成交量上涨。
  此外,在贷款条件方面也发生了改变,由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1年以上调整为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满6个月,“这也就意味着,之前没有宣城户口的外来人口需要缴满一年的公积金才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如今降到半年就可以,这也就可以进一步刺激外来人口购房。”张建初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此外,宣城市还表示,2014年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购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唯一住房的,所缴纳契税由契税征收机关同级财政给予全额补贴。
  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含)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购房家庭唯一住房的,所缴纳契税超过1%部分,或购买超过144平方米的非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购房家庭唯一住房的,所缴纳的契税超过2%的部分,均由契税征收机关同级财政给予全额补贴。
  “宣城的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调整,以及购房给予契税补贴,这和此前几个出台救市政策的城市并无任何区别,其目的就是促进楼市销售。”张建初说。
  楼市库存压顶土地出让停滞
  值得注意的是,宣城出台救市政策的背后,则是楼市销售低迷、库存压顶的局面。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宣城楼市近3个月持续低迷,尽管进入“红5月”,有部分项目大幅降价的促销,但是寒潮依旧未散。
  宣城市房管局数据显示,5月前两周备案都未超过百套,第3周楼市更是再次滑坡,备案仅有59套。截至521日,宣城本月备案套数未超200套。备案套数环比下跌20.27%
  宣城楼市20142月备案1038套,3月备案523套,4月备案310套。20132月备案924套,3月备案976套,4月备案722.今年前3月备案套数总计1871套,去年同期备案2622套。从备案数据上可以明显看出宣城楼市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在刚刚过去的‘金三银四’,宣城楼市成交量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是宣城近3年来销量成交量最差的一年,就目前情况看,宣城楼市或将持续下滑。”宣城当地开发商杨海涛对记者表示。
  而为了促销,当地的开发商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4月以来,宣城多家楼盘进行促销活动,然而效果并不明显,5月份以来宣城楼市成交量还是延续平淡态势。
  成交量下滑,楼市库存进一步加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521日,宣城市可售套数已经达到了25643套,市场供应面相当充足,按照宣城的去化速度,去化库存需要3年以上时间。
  库存量增加,无疑又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据记者了解,2014年以来,宣城住宅用地的出让几乎全面停滞。
  “楼市低迷对地方土地出让冲击非常大,开发商手中持有大量的房源卖不出去,必然不会轻易拿地,如果土地卖不出去,对于地方财政的压力也可想而知,所以此时宣城出台政策,其目的就是希望打破宣城楼市冷淡的局面。”张建初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市场分析
  上海高端住宅连续成交楼市释放反转信号?
  近来,全国范围内的楼市交易都显得热度不够,但上海的高端市场却率先发力,释放出耐人寻味的信号。进入5月,多家房企和研究机构公布的信息显示,上海总价数千万乃至数亿的高端住宅出现多笔成交,成为低迷楼市中罕见的亮点。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楼市中买卖双方博弈至今,许多卖家开始让步,其中高端住宅的让价幅度相对较大。然而,价格似乎不是最首要因素。很多高收入买家都在5月选择了全款支付。不少高收入者预判楼市可能会有政策调整,认为目前是投资房产的时机。
  高端住宅爆红
  4月末,汤臣一品突然成交了一套总价高达2.3亿元的高端住宅,似乎拉开了上海高端楼盘5月大幅成交的序幕。5月中旬,长宁西郊老牌高端住宅檀宫成交了一套面积达1152平方米的超大型别墅,总价高达1.95亿元,成交单价逼近17万元/平方米左右。仅次于20122亿元成交的另一套檀宫别墅,成为上海二手市场的二号楼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家专做高端住宅酒店的房企了解到,该公司在上海的两个项目5月销售情况明显好于今年前几个月。公司的产品总价在1500万元~4000万元。“五一期间3天成交了3亿。”该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德佑地产市区不少门店表示,近期高端市场门店的带看量明显上升,如新天地、古北等区域。这些区域内高端房源的带看量较一季度平均上涨了10%20%不等。
  德佑地产数据显示,新天地高端住宅翠湖天地不到一个月内就成交了7套房源,总价共计1.2亿元。而2013年翠湖天地的成交量共计36套,平均每月成交3套。5月不足一个月该项目成交量高达7套,为去年每月成交量的两倍多,远高于去年的平均水平。
  据德佑地产复兴东路店的经理表示,近期高端市场的看房客有小幅上升的情况,这些客户多为改善型需求,对小区、房源的品质要求高。德佑地产分析师朱萍表示,市中心的高品质房源非常稀缺,其保值、升值能力更强。
  二手房成交整体大幅下滑
  高端住宅与中低端住宅行情冰火两重天。
  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监控的数据显示,4月上海全市二手房共计成交1.72万套,环比下跌20.1%,同比下跌14.1%。而在近期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中,上海二手住宅价格也罕见地出现了滞涨了局面。
  从刚需房到总价500万元~600万元的中高端住宅,买方观望情绪仍然很浓。21世纪不动产近期经手了一个新江湾城总价600万元左右的案例,在卖方愿意让价50万元之后买家仍然不满意。而南黄浦板块另一个总价近1600万元的住宅仅仅在卖方减价5万元后即告成交。
  亿翰智库分析师张化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楼市不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去年的高成交量透支了今年的购买力,房价仍然偏高,再加上偏紧的信贷政策让很多购房者选择了观望。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5月上海中高端楼盘的成交情况环比有所好转,但比起去年同期,仍然显得力不从心。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一些高端楼盘的开发商打出较低的折扣,让步幅度较大,刺激了一部分成交。而在刚需方面,买卖双方对行情都感到茫然,没有明确的判断,僵持不下。
  记者从德佑地产了解到,近期千万高端住宅的成交显得非常活跃。购买这些高端住宅的买家基本都在经商,资金雄厚。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一次性付完房款。少数选择贷款的买家贷款比例也较小,仅为总房款的一到两成。
  德佑地产营运副总经理冯霞表示,这类可以一次性付款的高端客户对于市场的嗅觉往往更灵敏。
  近期市场正处于调整期,不少高端客户认为不久以后政府将会采取一些必要的救市手段,一旦出现限购放松,拿到购房资格的人大幅增多,很可能导致市场的供不应求。他们认为,未来卖方可能坐地起价,现在正是投资的机会。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潘石屹:中国房地产是泰坦尼克号 就要撞到冰山了( cited)

潘石屹:中国房地产是泰坦尼克号 就要撞到冰山了
  “我对住宅市场不看好。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就是泰坦尼克号,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撞到之后,不但是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更大的是金融行业的风险。”523日,在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企业家论坛上,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潘石屹如是表示。
  作为地产大亨,潘石屹难以回避关于房价的提问。“我对于中国的房价不看好。尽管最近,房地产开发商、学者,用各种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尤其是任志强[微博]为代表。我认为是瞎掰。做市场的人,不要太相信这些。”他说。
  那该怎么办?带着头脑,去市场上看一看。这才是最真实的。潘石屹说,市场比理论更加复杂。我宁可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自己所想到的,实际上我更多相信统计的数据。当然,这些数据绝对不是来自国家统计局。
  之所以看跌房价,潘石屹分析到,原因有三。一是,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出台后,会增加市场上的供应量。房价就会下跌。“要搞不动产登记,傻瓜都知道,变成人民币会比较隐蔽一些。宁肯换成英镑、美元、也不能换成房子。”
  二是,房产税政策的推出。潘石屹说,现在北京,就我所知,拥有房子20套以上的人是有的。拥有100套房子的人也是有的。而且这些房子都没有租出去。“如果出台房产税政策,就导致持有成本增加。就会促使这些人,将手中的房子变成市场的供应量。供应量大的话,房价就会下跌。”
  三是,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潘石屹举例到,北京CBD4平方公里,但是北京的农村建设用地有1006平方公里,相当于250多个CBD。所以土地的供应量是非常大的。
  除此以外,潘石屹也直言,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最薄弱的环节还不是银行贷款。承担金融风险最大的是金融产品。
  “信托、第三方理财、委托存款,利率都很高,质量都很差,而且开发商愿意用这样高的利率去贷款。实际上,(他们的)资金链也是很紧的。当房价下跌20-30%,这些问题就全部暴露出来了。”潘石屹说。
  与之相应的是,今年年初,SOHO中国出售上海两处房产。回笼资金52.3亿元。再加上此前李嘉诚“套现撤资”的传言,这引起市场紧张。
  潘石屹坦言,这引起政府官员不满。就只有不断去道歉,说这都是外面的谣传。我们看好中国,看好中国的未来,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过,就最后一句话没有说,不看好中国的房地产。


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万科上海一项目直降4000元 沪打折楼盘呈扩散趋势(引用)

万科上海一项目直降4000元 沪打折楼盘呈扩散趋势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被视为高房价最后“堡垒”的一线城市,日前亦受到降价潮的冲击。
  继金地、佳兆业等大型房企之后,万科在上海也悄然加入打折行列。日前,本报记者从位于浦东花木北蔡板块的“万科中环国际城海上传奇”项目了解到,该项目即将加推的房源,对外报价从3月底的约41000/平方米,降至约37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直降近4000元。
  作为房地产行业“领头羊”,万科的一举一动对业界来说有着风向标的意义。此次楼市调整,万科是否再次扛起降价大旗,引人关注。
  “在楼市转冷之际,房企能否降价到位,不仅是激活当前楼市成交量的关键,也是缓解房企库存压力的关键。为尽快回笼资金,预计下半年会有更多房企以价换量。”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
  多房企降价
  “这次推出的27套新房源是105平方米的三室户型,均价大概是37000/平方米,带4000/平方米的精装修,此外还有5万元抵8万元的活动。”万科中环国际城海上传奇一位销售人员522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上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打折是要冲刺2亿元销售指标。“万科上海公司对各项目的销售抓得很紧,我们的压力非常大。以现在的市场环境和之前的价格,这个楼盘要达到2亿元的销售额实在是太困难了,所以新推的房源价格进行了调整。”
  实际上,近期在上海降价的大型房企,不止万科一家。
  金地集团位于上海松江的地王项目“金地佘山天境”,前不久部分特价房源八折抛售。这些特价房源包括230平方米的3居和270平方米的4居,单价在31000/平方米左右,而该项目之前的售价在40000/平方米左右。据了解,该项目开盘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但去化速度较为缓慢,迄今去化率尚不足四成,存在较大的库存压力。
  此外,佳兆业位于上海嘉定的“佳兆业1号”项目,日前也对价格进行了调整。与之前23500/平方米的报价相比,该项目517日推出的8号楼的100多套新房源,均价约为21500/平方米,与3月份23500/平方米相比,下调了约2000/平方米。
  “不同的楼层有不同的价格,不能和之前的价格做比较。当然,如果您看中了我们的房子,价格可以到售楼处来谈。”佳兆业1号一位销售人员说。
  而中小房企为了尽快回笼资金,也在降价跑量。位于浦东周康板块的绿洲康城金邸日前进行尾盘促销,部分198-285平方米的大平层,售价从之前的约46000/平方米,降至约38000/平方米,单套价格降价超过100万元。
  三湘集团在上海嘉定的“三湘森林海尚”项目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该项目即将推出89-139平方米多种户型的新房源,23000/平方米起售,最高报价为25000/平方米。
  “我们对外不说降价,只说一房一价。现在23000/平方米起售的房源还有不少,即使按最高25000/平方米的报价,比之前26000/平方米的价格相比也降了。”上述销售人员说。
  位于嘉定区的绿洲北水湾名邸,则采取了低开的方式。与周边21000/平方米的区域价格相比,上述楼盘518日首次开盘的价格为20000/平方米,较区域均价低了约1000/平方米。
  “我们还有3万元抵10万元的活动,可用来抵扣总房款。”绿洲北水湾名邸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打折呈扩散趋势
  “上海正在迎来一波新房上市供应的高峰期,很多项目都想尽快出货。开发商为争夺购房者,会使用各种降价手段来达到既定的销售目标。”上海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宋会雍说。
  实际上,上海打折楼盘的数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据新浪乐居统计,6月份上海将有122个楼盘进行打折促销,环比5月增长16.2%,为今年以来打折楼盘数量的最高峰,预计会有23个为新增优惠项目。
  从今年2月以来上海优惠楼盘的区域分布图上看,有折扣的楼盘以浦东、杨浦区域为主,两区各占比12.15%9.11%;从环线分布图来看,优惠楼盘主要集中在外环外的郊区,占比高达71.6%
  宋会雍指出,上海打折的项目以郊区楼盘居多,尽管目前只是个案,但如果56月份的销售情况不佳,一些项目折扣的力度将会加大。
  “之前开发商还在观望,降价的意愿并不强。随着5月份一些龙头房企项目大量入市抢占刚需市场,郊区一些供应量较大的区域,如嘉定、松江等,因去化速度较慢,目前已出现‘价格战’的苗头。”德佑地产研究部经理陆麒麟指出。
  “尽管部分房企在打折,但就45月市场表现来看,变相促销或小幅优惠的策略已无法支撑上市房企‘抢收’半年报业绩的需求。为了冲击半年报业绩,上市房企或将采取更大的降价措施。”张宏伟说。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党报称房价大涨大跌论调都不靠谱:盖楼必赚终结(引用)

党报称房价大涨大跌论调都不靠谱:盖楼必赚终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罗兰
  持续高烧难以为继 高台跳水也不可能
  房价大涨大跌论调都不靠谱(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罗兰
  一直炙手可热的中国楼市近来显出降温、调整的迹象。统计显示,目前部分城市房价开始松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销售额下降、土地交易减少……对于后市走向,市场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房地产拐点已出现,房价将不断下跌。也有观点分析,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市场刚需依然强劲,房价继续上涨。有关专家指出,房价大涨大跌都不太可能,未来整体趋于平稳,将呈窄幅波动。
  市场趋冷刚需仍旺
  相比过去,大多数城市房价涨幅收窄,同时,停涨城市数量在增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情况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在连续数月的涨幅收窄后再次呈现向下的调整趋势。环比上月,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出现上涨的城市数量降低至44个。停涨城市数量较3月的14个几乎增加了一倍,创近18个月以来的新高。
  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环比价格上涨指数也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另有统计显示,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跌至近一年来新低。去年呈现出高增长态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也同比下降。
  虽然房地产市场趋冷,但刚性需求仍旺盛。据报道,在许多城市,特别是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的楼盘销售现场,了解情况的购房者依然很多,大多数是解决首次住房和改善型住房的顾客。他们普遍在观望,希望房价进一步下跌。
  “在信贷收紧、资金压力、自住房供应等多方因素的冲击下,供需双方的市场预判已经出现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多,供需格局悄然生变。”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整体将呈窄幅波动
  房价涨幅持续收窄令市场普遍判断楼市已进入新一轮调整期。调整过后的房价走向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
  “目前,市场预期已出现扭转,未来变局很可能是房价不断下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从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及每年新增的住房数量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过剩。
  反对声音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远远没有完成,刚需依然存在。未来经济发展还离不开房地产业,通胀预期,建材和地价上涨等因素叠加,都会催高房价。长期看,房价仍有稳定的上升空间,不会出现暴跌。
  有分析指出,如果房价大幅下跌会引发连锁不良反应。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说,房地产市场遇冷,钢铁、水泥、化工等上游行业将承压,家电、家具、装潢材料等下游行业也将萎靡。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指出,如果房价一次性下跌40%-60%的水平,那将发生金融危机。
  还有观点认为,未来房价大涨大跌都不太可能。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今年的房地产政策走势仍将以稳定为主。“未来可预测的是,市场窄幅波动,不会出现所谓的崩盘和断崖式下跌。”秦虹说。
  “现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交织,后市很难判断。市场在观望,不同利益群体持不同观点。地产商希望房价继续上涨,刚需群体希望大跌,政府希望房价平稳,我判断会有调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房价大涨空间已不多,过去10年已翻了10番。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人多,对住房需求仍然旺盛,而三、四线城市供应过大,房价大涨条件不再具备。
  盖楼必赚时代终结
  随着楼市进入调整期,房价逐渐趋于平稳,开发商盖楼必赚钱的时代开始终结。牛犁说,房地产市场经过适度调整后,中小地产商资金链压力越来越大。过去市场好时,房子有多少卖多少;现在市场预期变了,房子盖到一半时有可能卖不出去。资金实力强的开发商能挺住,实力差的如果续不上资金将很麻烦。
  市场预计,2014年,房地产行业各项成本上升,毛利普遍下降。金地集团称,眼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土地价格
  再创新高,保障房和安居房分流市场需求,房地产市场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和压力。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分析说,在楼市告别高速增长的阶段之后,企业数量也会随之减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轮调整和企业倒闭。但这反而是市场回归理性和健康的表现。
  “让房地产市场趋于正常化,行业利润回归正常区间,对资金有挤出效应,有利于中国经济再平衡和推动结构性改革。”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指出。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打折出售香港新盘 降幅达16%( 引用)

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打折出售香港新盘 降幅达16%
  据彭博社报道,由亚洲首富李嘉诚掌控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决定,该公司在香港最新的住宅项目可为买家提供最高达16%的折扣。今年,香港各大房地产开发商都在加快楼盘的销售速度。
  本周四,长江实业表示,作为该公司近两年在香港开发的最大的住宅项目,环宇海湾(City Point)项目一期将出售1717套总房源中的350套。环宇海湾是长江实业与南丰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在香港荃湾开发的楼盘,根据长江实业提供的折扣,该楼盘折后价为每平方英尺7634港币至12071港币。
  由于香港政府的限制措施导致楼价以及成交量遇冷,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等香港房地产商都在抓紧争夺买家。由于未来几年香港楼盘的供应量还将走高,房屋价格遇到了不小的压力,巴克莱银行预计到2016年房价会至少下跌30%
  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分析师Alfred Lau表示,长江实业持有全香港最多的可供出售楼盘,所以该公司的战略对于市场而言非常重要。但是此次环宇海湾的降价空间并不严重,所以看起来长江实业并不旨在走量。
  本周四,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对记者表示,该公司今年将出售环宇海湾800套房源,有信心实现今年的销售目标。
  近日,香港政府放宽了双倍印花税,延长了本地购房者出售现有房屋来符合退税条件的时限。但是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表示,港府此举只是技术性调整,并不意味着会放宽对房地产业的限制。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政府会在供求关系恢复正常状态后,考虑调整一些限制房地产的措施。
  根据房地产经纪公司中原地产的数据,今年香港房地产开发商会推出15000套待售房源,高于去年9753套房源的水平。


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周小川:中国只有部分城市的住宅市场可能存在泡沫

周小川:中国只有部分城市的住宅市场可能存在泡沫
来源:搜狐证券
  搜狐证券讯 北京时间523日早间消息,彭博社报道,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称中国只有部分城市的住宅市场可能存在泡沫,这个问题难以通过单一的全国性政策得到解决。
  周小川说从城镇化的中期前景来看,住宅领域仍有非常良好的市场。预计中国经济仍能实现7.5%左右的增长,没有明确迹象显示有重大下滑。经济稍有放缓,但幅度不大,应当留意经济是否会继续减速。
  周小川周四在卢旺达基加利参加非洲开发银行年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多样化的住宅市场,其中许多市场仍在从农村地区吸引新的住户。
  周小川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之中,因此供求关系方面可能存在某种波动,但从城镇化的中期前景来看,住宅领域仍有非常良好的市场。
  据彭博新闻社515-20日开展的一项调查,在18位经济学家之中,有12人认为中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全国性房地产供大于求,但只有7人认为全国范围处于泡沫状态。半数人认为部分城市有泡沫,多数人认为限购政策与房贷政策的放松将限制在地区层面。
  中国住宅新开工面积今年减少22%、销售面积下降7.8%,对政府四年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坚持不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决心是个考验。房地产市场减速的程度影响深远,从澳大利亚铁矿石,到帮助地方政府偿还3万亿美元债务的土地出让收入,都会应此受到波及。
  周小川表示,他预计中国经济仍能实现7.5%左右的增长,没有明确迹象显示有重大下滑。
  周小川说,经济稍有放缓,但幅度不大,应当留意经济是否会继续减速。


新华社连续发表楼市评论:中国经济需要房地产业(cited)

新华社连续发表楼市评论:中国经济需要房地产业
  新华社连续发文:
  新华社今日连续发表中国楼市系列文章,试图综合外媒和海外观察分析人士的观点澄清有关中国房地产的几个根本问题,认为中国房地产业是理性回归,不是崩盘,房价暴跌对经济、国民福利和改革都不是好事。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房地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业依然会是经济基础。中央政府的房地产政策不再是全国一刀切,二线城市酌情由地方政府处理。目前出台的改革布局措施意义已经不能简单等同于“救市”。
  问题1、中国房地产将崩盘还是周期性回调?
  文章称,“不少海外观察家认为,在房价涨跌的争论声中,房地产业已向理性区间回归,而主推力正是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升级。”
  “不少外媒注意到,相对于投资机构的高声警报,中国决策层对房地产市场颇显冷静。中国政府并没有急于使用财政工具。央行行长周小川前不久也重申,当前经济形势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货币刺激。”
  文章提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大幅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决定,称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新兴产业将成为新增长周期的亮点。房地产业将以更加温和和稳健的姿态,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基础性作用。”
  因此,文章说:“房地产市场还需遵循经济规律。对中国的房地产而言,理性回归是好事儿。对中国经济而言,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好事儿。”
  问题2:房价跌了就好了吗?
  文章总结,“不少海外专家提出,这些声音背后是民众对高房价的担忧和愤懑。但若房价真的暴跌,对国民福利、经济运行和改革前途,远非好事。”
  原因有三:
  ①房地产与其他产业上下关联,房价暴跌意味着宏观经济大失血。
  ②房价过快下行积聚金融风险。
  ③房价暴跌不会像某些人设想的那样释放消费潜力,反而可能造成家庭财富缩水和消费剧烈萎缩。
  问题3、中国经济应“去房地产化”?
  文章认为,“在市场结构性供大于求、信贷偏中性和投融资渠道逐步扩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房地产正告别高速增长通道,逐渐进入温和、理性发展‘新常态’。”
  但文章援引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的观点称,中国目前城镇化率刚超过50%,未来二十年里可能会达到70%,上亿人要搬进城市里,大量老房需要翻新重建,这都蕴藏着巨大需求,“中国经济长足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业”。
  而且,美国、日本、香港等典型经济体在城镇化加速阶段,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都在10%以上。
  所以,文章预计,
  “未来一段时期,房地产业仍会在中国经济起到基础性作用,当前关键是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而并非过早过快地‘去房地产化’。”
  问题4、政府应救市吗?
  文章称, 不少海外媒体注意到,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展现新思路:从全国“一刀切”式的行政强约束,到更强调分类调控和长效机制建设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即:
  “一线城市着力‘去投机’‘去杠杆’,二线城市如出现库存量大、量价齐跌等情况,则给予地方政府更大自由裁量权。”
  文章提到,“ 中央政府将货币政策、财政工具等暂时收归‘火药库’,既稳定市场预期,也为应对后续变化留足空间。
  而更重要的是,中央已作出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启动房产税立法和试点、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等重大改革布局,它们对重构房地产市场生态有根本作用,其意义远超出简单的“救市”范畴。
  除了解析问题,文章还总结了典型经济体过去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教训,包括:
  · 美国带来的一大启示是回归住房市场的基本属性。
  · 日本的教训是:对房地产投机行为不能放任,也要避免操之过急挤泡沫。日本就是急于紧缩导致长期经济疲软。
  · 至于中国香港,房价上涨的一个原因是供应不足。防范外部冲击最有力的法宝还是稳固的基本面。